內容簡介 | 我以為看懂這本書是幸福的。
本週元智敦煌書局推薦書,由大塊文化出版,Richard Koch著作的《80/20生活經》,本書作者即是寫出《80/20法則》、《80/20個人革命》等暢銷書的作者。近年來,他提出 80/20的觀念,顛覆了大眾們以往的認知,提倡少即是多,獨具創意,從困難重重的人牆之中,脫穎而出。
首先吸引我的是《80/20生活經》的封面,在封面的上方畫有一個靶,左邊和右邊各有一些人,左邊是兩個人和一個蹺蹺板,右邊則是六個人疊羅漢,雙方的目標都是上頭的靶心,可是卻因為運用
的方法不同,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。這張封面就是作者的核心思想,即是,用對的方法做對的事。
《80/20生活經》提倡的人生,其實不能算是嶄新的觀念和想法,在大前研一先生的書《想做的事就去做》中,也有類似的觀點,大前研一認為,人生中沒有先苦後樂這一件事,因為幸福只能確實的發生在當下,永遠不存在於未來,如果一個人要一生幸福,他從現在就要開始快樂,然後,一直快樂到老。
快樂很簡單,就是一直做自己想做的事,而沒有思考過有退休的一天,這樣的人,他的人生通常是連續的,生活即是他的目的和快樂,而不是一種工具手段,或是通往某個目標的路程,所以,他每一天都是完整的一天,而不會被切割零碎。現代人常常以為自己能犧牲現在,謀求更長遠的幸福,但是這種想法往往只能是一種安慰,甚或,一種欺騙自己的錯覺,如果生命中永遠都在逆流而上,那總有一天會隨波逐流。
所以,你要找尋的是屬於自己的風向。
我非常推薦《80/20生活經》給在校的大學生們,可以用楊牧先生的一段話來說明:「大學教育和技職教育最大的不同處在於,技職教育在培養人的群性,而大學教育則是培養人的個性。」
因為是大學生,所以比其他人擁有更多的時間、更多的資源,來探索自己,發現自己的天賦,這也是大學生進入大學中,必須要正視和思考的課題,也只有解開這個問題之後,我們才能對於一直晦澀難解的人生,有更進一步的認識。
然後,你就能夠體會我在文章開頭的那一句話:「我以為看懂這本書是幸福的。」
〈本內容簡介由元智電子報小記者黃建文撰寫〉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