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資料類型 | 狀態 | 應還日期 | 預約人數 | 館藏地 | 索書號 | 條碼號 | 找書 | 圖書 | 在架上 | | 0 | 總館 中文圖書區 | 494.1 8547 2005 | C191145 | | 圖書 | 撤架 | | 0 | 總館 中文圖書區 | 494.1 8547 2005 | C216442 | 找書 | 圖書 | 在架上 | | 0 | 總館 中文圖書區 | 494.1 8547 2005 | C217874 | 找書 | 圖書 | 在架上 | | 0 | 總館 中文圖書區 | 494.1 8547 2005 | C227506 |
內容簡介 | 看到一本好書之後,我總習慣翻到最後的版權頁,核對書籍的出版日,看我自己到底錯過這本書多少時間。
本週元智敦煌書局推薦書,是由商周出版,Frans Johansson著作的《梅迪奇效應》。本書作者出身瑞典,在哈佛大學取得企管碩士後,創立一家軟體公司和跨國醫務管理公司,不過,我以為他最大的成就不是在職場上的表現,而是寫出了《梅迪奇效應》這本書。
除了是網路書店amazon商業類Top10的暢銷書之外,寫過《創新者的解答》和《創新的兩難》的作者克里斯汀生說過:「《梅迪奇效應》是我讀過關於創新的書中最好的一本。」美國太空總署火星探險計畫;首席科學家James Garvin說:「透過《梅迪奇效應》的建議,我看到了此前所未察覺的可能性和想法。」
讚譽這本書的人太多了,有一度我還曾猶豫,自己要不要跳進來推薦這本書。我個人在閱讀過後的感覺是:「書中所談論的想法,將會是未來世界的主流價值,這一本書對於許多人來說,可能具有指標性的作用。」上面說法可能不夠精確,我想要表達的是,你會不斷地在閱讀後回想,對照你的生活和社會趨勢的流動,然後,你會找到一個施力點,供你放置問題的蹺蹺板,而你想要的解答就會逐漸的清晰。
《梅迪奇效應》談的是創新,到底什麼是創新?什麼樣的情況會讓人有新的想法和靈感,在這裡,我引用盲眼詩人波赫士的一段話,他說:「所謂的靈感,就是記憶和遺忘之間的那一個部分。」波赫士這一段話所說的是,記憶和遺忘都是確定的版圖,只有在這兩塊板圖之間,在不確定的縫隙中,我們才會有新的發現。
Frans Johansson談到的梅迪奇效應,和上述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,作者強調異場域的碰撞,將兩個看似沒有關聯的領域結合在一起,在領域的接觸變化中,發現新的應用。在21世紀以後,以往分門別類的專業科目,將會漸漸整合成個人的思考風格,如果你夠敏銳,上述這個訊息隱藏了「終生學習」的前哨風聲,學校教授的知識已經太過貧乏,無法支撐往後生命前進的力量。
提出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的人,是天文物裡學家Luis Alvares,而不是古生物學家,這一個例案,是不是能給你一些啟發?在一個領域中的難題,換到了另一個領域中,可能就變成了常識和簡單的推理,而這就是梅迪奇效應的精神所在了。
如果只能用一句話來說《梅迪奇效應》這本書,我的建議是:「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手段,請一定要撥空翻閱這本書。」
〈本內容簡介由元智電子報小記者黃建文撰寫〉 | 讀者書評 | 尚無書評,
| 相關連結 | 博客來網路書店
金石堂網路書店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