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簡介 | 想要令盲人重見光明,不一定只能靠醫學技術。一隻優秀的導盲犬可以使盲人假手牠人,而能獨立的上街、購物,彷彿他們並未失明。本週元智大學敦煌書局推薦一本關於導盲犬的故事,由台灣國際角川書店2002年出版,石黑謙吾的作品「再見了,可魯-導盲犬可魯的故事」,透過一系列可魯的照片,帶讀者進入導盲犬的世界中。
本書最大的特色是擁有豐富的照片,能讓讀者就像親眼見到「可魯」從小到大的生命歷程。另外,一般正常人從不曾體會過導盲犬對盲人的重要,但透過本書所描述的故事主角-可魯,可讓讀者了解培養一隻導盲犬需要多少的努力、資源與人才,而且對盲人的心理及獨立生活的能力有多大的幫助。
導盲犬到底能帶給盲人多大的改變?從渡邊先生在擁有可魯前後態度的轉變就能一窺端倪。渡邊先生原本在盲人協會工作,但42歲那年卻完全失去了視力,而從小熟悉的街景、道路剎那間也完全變得陌生,渡邊先生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來去自如了。在擁有可魯之前,他曾對勸他找隻導盲犬的朋友說:「要我被狗牽著走,不如死了算了。」渡邊先生不喜歡狗,也不相信一隻導盲犬能夠幫他什麼,但當他受不了朋友的勸說而試著找隻適合自己的導盲犬時,他遇上了可魯。
在渡邊先生和可魯做了許多共同訓練,開始可魯導盲犬的生活後不久,他開始敢去一些失明後決不會單獨前往的地方。他曾和可魯的訓練師,也就是導盲犬訓練師多和田先生這樣說道:「我今天和可魯去了很遠的地方喔!」「都是他的功勞…」而且他總是一邊撫摸著可魯、一邊喃喃的這樣說著。
本書總是洋溢著人類與狗兒完全信賴的美好經驗。可魯不但是一隻個性溫馴沉穩、傑出的導盲犬外,他也深深的信任人類。在和渡邊先生共同訓練還不到一週時,可魯曾因為聽見渡邊先生為他們的步調不能配合而嘆息後,將自己的身體緊緊貼在渡邊先生的後腳跟邊躺了下來,彷彿在這不到一週的時間裡,這隻善體人意的導盲犬已經了解從此以後要和渡邊先生一起生活,且無論如何都願意陪在渡邊先生身邊一樣。
曾說過「我不需要狗!」的渡邊先生,因為這隻優秀的導盲犬可魯而改變了他的生活與對導盲犬的觀念。渡邊先生在擁有可魯後,他說:「我一直以為導盲犬只是幫我引路而已,其實不是這樣的。我只要和牠在一起,就會覺得特別愉快,牠是我的好朋友。」
一隻導盲犬帶給盲人的影響,不會比治癒眼疾對盲人的影響來的小。透過這本小書,讀者可以細細體會人與狗感情的微妙交流。人類付出心血與時間建立狗兒對人類的信賴,狗兒也因為這樣的信賴,使一個被封閉在黑暗世界中的人類重見光明,重新去接觸、去體會、並再度信任這個世界。可魯雖然已病逝,但那些擁有過牠、養育過牠的人們,及看過本書的讀者們,都會深深的懷念牠,並為導盲犬對人類所做的貢獻而感動。
<以上內容由元智電子報記者蔡宜真提供> |